札楠

补档&TXT👉微博@札楠_
关键词搜索🔍失乐园汇总

写作杂谈02:准确生动地“说人话”

语言是人物的灵魂。


如何在文字里突出语言的魅力,靠的就是对话。类比于影视作品,对话就是角色的台词,因此本篇同样适用于影视剧本。


笔者认为,对话分两种,一种是和其他角色的对话,一种是和自己的对话,即独白


通常来说,影视剧里的独白都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主人公作为故事的见证者或主要参与者,通过独白为事件起调,最浅的是介绍自己,深一点是交代故事背景,最高级的是饱含情绪的克制即角色动了情却不能动了立场,要引导观众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上进入故事。


以我非常喜欢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豆瓣9.5)为例,全片以北平兵孟烦了(张译饰)的视角记录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逃兵在滇西保卫战中的众生群像。



影片开头就是孟烦了的独白


我叫孟烦了,是中尉副连长,在长达四年的败仗,和连绵几千公里覆盖多半个中国版图的溃逃中,我的连队全军尽墨。

要活着,要活着。就算你有这个信念,也算奢侈。

溃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全军尽墨四周后,我流落到滇边的这座小县城。


开头两句交代了姓名和身份“长达四年的败仗”则隐含了时代背景,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军队且战且退,一寸山河一寸血;“覆盖多半个中国版图”则为后续遇到来自湖南、四川、上海、东北等地的逃兵主角团提供了合理性


“要活着,要活着”,就是上文所说“饱含情绪的克制”,主角孟烦了想活下去的意愿很强烈,但为什么他说这个信念是奢侈的,就开始引导观众继续往下看下去。


同时,“全军尽墨”、“溃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这样略书面化的用语习惯,也符合孟烦了是读过书的少爷的人物设定。可见整段独白没有一句废话。


其实《我的团长我的团》甫一开播,反响平平,豆瓣评分也是随着为它正名的人越来越多才水涨船高。许多人说看不懂,恰恰是因为它的对话。


莎士比亚式台词,有两个特点:戏剧腔——以大量的诘问自我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哲思性——感性思维辩证色彩并存。对于看惯了“口水剧”,习惯了过于浅白的语言输出的受众来说,的确会觉得一头雾水。


但这也正是原著作者兰晓龙写对话的精妙之处。


沉默。不能沉默。需要叫嚣的时候不能沉默。孟烦了你得活。

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这敬,人世间的良心。

阿译是猪肉,我是粉条,我们在伤兵中凄凄惶惶寻找我们当年的白菜。

用从正午到凌晨穿过一发子弹就能飞到的距离,在某个日军过于紧张的节点上你发狂地想念黑夜,到了夜晚你祈祷不要有人拿你这堆枯草练夜间射击,因为你得一动不动,被他打成烂泥。

一尘不染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都在吸进灰尘,可不妨碍我们做得好一点。


兰晓龙妙就妙在能用最简单的词汇塑造最深刻的台词。放在文学创作领域,就是对话的“白与不白”


这是我们在谈何为高级的对话前,无法规避且必须思考的问题。


过于浅白的对话,显得贫乏、干巴,像初学写作者的流水账;过于深奥的对话,显得生涩、僵硬,有故弄玄虚之嫌。


不可否认,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每个人各有偏好,但找到白与不白之间微妙的平衡点,依旧很重要。


私以为,高级的对话,应当遵从由内往外释放顺序。


第一层在里面,好的对话逻辑自洽,符合人设。


最简单的对话纯粹是记录,笔下的角色更像作者的“工具人”,作者不加思考,完全透过笔下人物的嘴随心所欲说自己想说的,而全然不顾人物的内在逻辑


人物的逻辑自洽,在于他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用语习惯,在发展的剧情中能自发地产生行为和进行对话。


人物本身的内在逻辑是合理完整的,那么对于作者的写作也会流畅很多。你会少了很多生搬硬造,而多了行云流水的感觉,就好像人物有了灵魂,在自己对话一样。


第二层在中间,好的对话穿针引线,拉动剧情。


小说中,对话为人物服务,也为剧情服务。卡夫卡的小说就是如此,通篇短小,却没有任何的废话,暗示和伏笔都巧妙都融于对话,这才有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


对话不能是作者的自说自话,独白是和另一个自己交流,人物间的对话则是和多个角色交流。


与其他角色发生化学反应,是很重要的推动情节和展现人物的途径。对话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反应和反馈。你不可能把一个角色要说的台词洋洋洒洒写五百字而不去塑造聆听者的反应。这是演讲而不是对话。


第三层在外面,好的对话感染读者,产生共鸣。


到了这一步,作者要追求的就是跳脱于文本或影视画面的二维世界,和三次元的人即读者产生对话。这一层需要作者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也需要阅历的支撑。


知道什么人会说什么话,什么情况下该说什么话,读者才会觉得真。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写人物A提到一个已故的人物B(暴露了我是刀子精的本质),我不会让A直呼B的名字或者昵称,而是用“他/她”代称,这是一种隐晦的指代,也符合人物不忍提及故人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综上而言,写好对话,我们一般都会将角色的职业、身份、方言习惯、社会地位、心理状态、当时当下的情绪等纳入考虑,这其实还停留在第一层。若能将第二和第三层的考量有机融合进对话塑造,必然会使对话更生动准确,避免部分小说和影视剧中“不说人话”的毛病。


文后语:

其实本篇已经提到了人物、剧情和文笔(白与不白)的问题,这三者的关系本来也是我一直想思考和探讨的,可见写作的内核一定是互相促进、共融共通的。目前想到的杂谈话题有:伏笔、高级审美、意象的应用、人物剧情文笔的平衡、悲喜剧等,有感兴趣的话题欢迎在留言告诉我。


评论(34)

热度(4668)

  1. 共61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